这就是开始。
梦开始的地方。
谁也想不到,从幼稚逐渐成熟,几个画同人漫画的小子能将这份梦想做长久。
BP是一个由相同的性别、相同的年龄、一致的追求、开放的思维和无尽的创造力的人组成的团队
“BP”的全称是“Brainpress”,最初由3位同班同学“J”“M”“Z”于2013年5月建立。那时所有人都在上四年级,都喜欢玩《植物大战僵尸》,还顶着老师画了一大摞同人题材的漫画--植物和僵尸围绕着脑子展开的大战。这让我们在一个个A5草稿本的首页写下了“大脑出版社”和稚嫩的“版权所有”。请注意,我们不是一个出版社。确切来说是个智(nao)囊(dong)团。
由于我们一贯的优秀作风和对质量的严格把控,BP赢得了良好的口碑。在核心团队的坚持与进取中,BP开发了很多下属部门。而现在,我们依旧坚持高质量发展路线,继续并不断扩展着我们的能力,只不过这些被搬到了电脑上、预示了将来的某个设计或已经成为了现实。
从脍炙人口的桌面娱乐,到不同风格文采飞扬的漫画,早期的新媒体设计策划......这些都是BP走到今天且不断加强的坚实基础。
技术迭代,一代又一代。BP经历了1.0纸面数据库、2.0一体式工作群数据库&网络服务器、3.0完全自主服务器三个阶段。
2012年“建社”之前,“JM飞行棋联赛”获得了不错的评价,然后,J上课之余创作了一些漫画,引得Z效仿--但Z创作的内容并不可笑,而是错别字可笑。看到大家都沉浸在创作的热潮中,M加入了。
凭借J的灵感,他在漫画册封面的页脚标注“大脑出版社”。M表示赞同并全力支持。从此,M绘制了数量最多、质量最好且手工上色的漫画,是“大脑出版社”的重要力量。
这段期间,J与另外几个同班男生创立了“兄弟出版社”,似乎是为了区分产品线,主打另一些题材的小说创作。在本文作者M的印象中,脑社没出过小说,只出过作文。而且脑社划归M和Z是因为作品量大且拒绝改厂名。不过这一个班里有两家出作品的,这是防止垄断还是竞争市场份额?J哥真是个明智的孵化器,自己创了两家,火遍全班。虽然友商只有J一个作家,但友商的受众好。看作品的几个兄弟也和J挺铁的,说打就打的那种。所以,这波脑社失了“流量”,但正是完善资源和发展的好时期。凭借着脑社的小用户群体,坚持到了和平收编的那天--“大脑出版社”合并“兄弟出版社”。在2013年5月28日,三位创始人签名,再次组成脑社,优化整体结构。
然后就是漫画高产期。小学画的,引以为豪好几年。
在1.0阶段,借助曾经搞飞行棋的办赛经验,我们推出了“Brain Games 大脑游戏”,主打借助植物大战僵尸卡牌的《植物杀》桌游。第一版由M设计,推出便大火,但没玩多久被一些猪狗不如的人偷了(SB!)第二版由M和X共同设计且由X保管,安全性大大提升。《植物杀》将阵营平等分为2方,开局人数6-10人,每方各1将帅、1-2忠臣(尽全力回血保护将帅)、1-2战士(血量大,攻击高)。J在游玩过程为游戏提供的建议都被写到了更新日志里,三天就能迎来一大批更新微调。还清晰的记着,游戏卡片中,“豌豆射手”是普攻、“高坚果”是无效、“小喷菇”回一点血、“地刺”装备后获得反伤效果、“毁灭菇”对非将帅使用,一击淘汰,每局只可用一次,再次抽到作为废卡。还有专用的判定牌组,判定牌抽到红色扣血,绿色不扣血,僵尸牌反杀回去......现在感觉依旧可玩,但人不好聚回来了......
2017年,(未完待续)